全美航空

2015年12月09日 暂无评论


航空名称:全美航空

在线咨询:点击联系

英文名称:US Airways

官方网址:www.aa.com

所属国家:美国

航司代码:US

机队情况:411架

平均机龄:不详

主要基地:

凤凰城 凤凰城国际机场(PHX)

费城 费城国际机场(PHL)

夏洛特 夏洛特国际机场(CLT)

匹兹堡 匹兹堡国际机场(PIT)

总部城市:凤凰城
全美航空

全美航空(US Airways)是一间以美国亚利桑那州潭蓓(Tempe)为总部,由全美航空集团(US Airways Group, Inc.)拥有的航空公司。至2006年5月为止,全美航空是美国的第五大航空公司,拥有358架主航线用大型喷射客机与295架小型客机,航线包含在北美洲、中美洲、加勒比海、夏威夷、与欧洲等地区共240个目的地。该公司全球现有35,584名员工,每天营运3862班航班。全美航空在2005年底被美西控股(America West Holdings Corporation)并购,但是新公司仍取名为“全美航空”,美西控股也跟着改名为“全美控股”。

 

详细介绍

全美航空(US Airways)是一间以美国亚利桑那州潭蓓(Tempe)为总部,由全美航空集团(US Airways Group, Inc.)拥有的航空公司。至2006年5月为止,全美航空是美国的第五大航空公司,拥有358架主航线用大型喷射客机与295架小型客机,航线包含在北美洲、中美洲、加勒比海、夏威夷、与欧洲等地区共240个目的地。该公司全球现有35,584名员工,每天营运3862班航班。

全美航空在2005年底被美西控股(America West Holdings Corporation)并购,但是新公司仍取名为“全美航空”,美西控股也跟着改名为“全美控股”。到2007年,经政府核准后,全美航空的运作与美西航空合并,于同一张营运执照下经营。

全美航空现有夏洛特(CLT)和费城(PHL)两个枢纽。合并伙伴美西航空现在菲尼克斯(PHX)和拉斯维加斯(LAS)设立枢纽。纽约拉瓜地亚(LGA)、华盛顿雷根(DCA)和波士顿(BOS)则是重点城市。

该航空公司也设有另一品牌全美航空飞梭(US Airways Shuttle),为美国东北部市场提供每小时出发的航班。地区性的短程航线则由全美航空快运(US Airways Express)经营,由小型航空公司承办以及子公司经营。

 

公司标志

全美航空在USAir和US Airways时期均有数种不同的飞机涂装。全美快捷和全美接驳和母公司有类似的涂装。

USAir时期

1979年,USAir开始使用新的涂装,飞机大部份保持金属原色,机身上漆一条三色侧线(橙、红及棕色),以及公司名称(A以三角型做标记),有些飞机则是白色机身,再漆上三色侧线和公司名。1980年代末,全美航空将代表色改为红、白和蓝色。涂装则沿用原来的样式,但三色侧线最上方再漆上蓝色成为四色侧线,尾翼则漆以蓝色和红色。此时起,USAir的企业识别标志也较标准化,为由衬线体字型书写的USAir,漆于机身及尾翼。

US Airways时期

全美航空波音737客机公司改名为US Airways之后采用新式涂装。机身上半部为深蓝色,下半部则为浅灰色,以一条双色带(红色及白色)分开,机身上漆有US Airways字样。目前的企业识别标志(灰色美国国旗)也在此时开始使用。尾翼采深蓝色,顶端则为红色,上漆有灰色美国国旗。大都会快捷航空大致采用相同涂装,但机身上原本US Airways的位置则漆上Metrojet。加入星空联盟后,少数飞机采用星空联盟涂装,仅在机门附近加上US Airways字样。

2005年新全美航空

2005年与美西航空合并后,全美发表了新的涂装,采用了组成全美航空的四家航空公司的代表色:

亚利根尼航空 (Allegheny) - (红、蓝)

美西航空 (America West) - (白、橙、青绿色及波浪状灰线)

太平洋西南航空 (Pacific Southwest Airlines) - (红、橙色及黑色笑脸)

彼得蒙航空 (Piedmont Airlines) - (红、蓝)全美航空公司飞机另外,飞机前舱门旁也漆有这四家航空公司的企业识别标志。到2006年10月为止,共有117架完成重新喷漆。

 

基本航线

城市 国家IATA 代码ICAO 代码机场参考

奥尔巴尼 美国(纽约州) ALB KALB 奥尔巴尼国际机场

阿布奎基 美国}(新墨西哥州) ABQ KABQ 阿布奎基国际机场

阿伦敦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 ABE KABE Lehigh Valley International Airport

阿姆斯特丹 荷兰 AMS EHAM 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机场

安克拉治 美国(阿拉斯加州) ANC PANC 泰德·史蒂文斯安克拉治国际机场

安地卡岛 安提瓜和巴布达 ANU TAPA V. C. 伯德国际机场

阿斯彭 美国(科罗拉多州) ASE KASE 阿斯彭-皮特金县机场

雅典 希腊 ATH LGAV 雅典埃莱夫塞里奥斯·韦尼泽洛斯国际机场

亚特兰大 美国(佐治亚州) ATL KATL 亚特兰大哈兹菲尔德-杰克逊国际机场

奥斯汀 美国(德克萨斯州) AUS KAUS Austin-Bergstrom International Airport

巴尔的摩 美国(马里兰州) BWI KBWI 巴尔的摩-华盛顿国际机场

巴塞罗那 西班牙 BCN LEBL 巴塞罗那机场

伯利兹 伯利兹 BZE MZBZ Philip S. W. Goldson International Airport

百慕大 百慕大 BDA TXKF L.F. Wade International Airport

宾汉姆顿 美国(纽约州) BGM KBGM Greater Binghamton Airport

伯明翰 英国 BHX EGBB 伯明翰机场

伯明翰 美国(阿拉巴马州) BHM KBHM Birmingham-Shuttlesworth International Airport

博伊西 美国(爱达荷州) BOI KBOI 博伊西机场

波士顿 美国(马萨诸塞州) BOS KBOS 爱德华·劳伦斯·洛根将军国际机场

布里奇敦 巴巴多斯 BGI TBPB Grantley Adams International Airport

布鲁塞尔 比利时 BRU EBBR 布鲁塞尔机场

水牛城 美国(纽约州) BUF KBUF 水牛城尼亚加拉国际机场

伯班克 美国(加利福利亚州) BUR KBUR Bob Hope Airport

伯灵顿 美国(佛蒙特州) BTV KBTV 伯灵顿国际机场

卡尔加里 加拿大 YYC CYYC 卡尔加里国际机场

坎昆 墨西哥(金塔纳罗奥州) CUN MMUN 坎昆国际机场

查尔斯顿 美国(南卡罗来纳州) CHS KCHS 查尔斯顿国际机场

夏洛特 美国(北卡罗莱纳州) CLT KCLT 夏洛特/道格拉斯国际机场

芝加哥 美国(伊利诺伊州) ORD KORD 欧海尔国际机场

克利夫兰 美国(俄亥俄州) CLE KCLE 克利夫兰霍普金斯国际机场

科罗拉多泉 美国(科罗拉多州) COS KCOS 科罗拉多泉机场

哥伦布 美国(俄亥俄州) CMH KCMH 哥伦布港国际机场

科苏梅尔岛 墨西哥(金塔纳罗奥州) CZM MMCZ 科苏梅尔岛国际机场

达拉斯 美国(德克萨斯州) DFW KDFW 达拉斯-沃斯堡国际机场

代托纳比奇 美国(佛罗里达州) DAB KDAB 代托纳比奇国际机场

丹佛 美国(科罗拉多州) DEN KDEN 丹佛国际机场

得梅因 美国(艾奥瓦州) DSM KDSM 得梅因国际机场

底特律 美国(密歇根州) DTW KDTW 底特律都会韦恩县机场

都柏林 爱尔兰 DUB EIDW 都柏林机场

爱民顿 加拿大 YEG CYEG 爱民顿国际机场

艾尔帕索 美国(德克萨斯州) ELP KELP 艾尔帕索国际机场

劳德代尔堡 美国(佛罗里达州) FLL KFLL 劳德代尔堡-好莱坞国际机场

麦尔兹堡 美国(佛罗里达州) RSW KRSW 西南佛罗里达国际机场

法兰克福 德国 FRA EDDF 法兰克福机场

弗里波特 巴哈马 FPO MYGF 打巴哈马岛国际机场

弗雷斯诺 美国(加利福利亚州) FAT KFAT 弗雷斯诺约塞米蒂国际机场

George Town 巴哈马 GGT MYEF Exuma International Airport

格拉斯哥 英国 GLO EGPF 格拉斯哥国际机场

大开曼 开曼群岛 GCM MWCR 欧文•罗伯茨国际机场

格林斯伯勒 美国(北卡罗莱纳州) GSO KGSO Piedmont Triad International Airport

瓜达拉哈拉 墨西哥(哈利斯科州) GDL MMGL Miguel Hidalgo y Costilla International Airport

危地马拉城 危地马拉 GUA MGGT 拉奥罗拉国际机场

印第安纳波利斯 美国(印第安纳州) IND KIND 印第安纳波利斯国际机场

伊萨卡 美国(纽约州) ITH KITH 伊萨卡汤普金斯机场

Ixtapa 墨西哥(格雷罗州) ZIH MMZH Ixtapa-Zihuatanejo International Airport

哈里斯堡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 MDT KMDT 哈里斯堡国际机场

哈特福德 美国(康涅狄格州) BDL KBDL 布拉德利国际机场

檀香山 美国(夏威夷州) HNL PHNL 檀香山国际机场

休士顿 美国(德克萨斯州) IAH KIAH 休士顿乔治布什洲际机场

杰克逊维尔 美国(佛罗里达州) JAX KJAX 杰克逊维尔国际机场

Kahului 美国(夏威夷州) OGG PHOG Kahului Airport

堪萨斯城 美国(密苏里州) MCI KMCI 堪萨斯城国际机场

金斯敦 牙买加 KIN MKJP Norman Manley International Airport

Kona 美国(夏威夷州) KOA PHKO Kona International Airport

罗马纳 多米尼加 LRM MDLR 罗马纳国际机场

拉斯维加斯 美国(内华达州) LAS KLAS 麦卡伦国际机场

利胡埃 美国(夏威夷州) LIH PHLI 利胡埃机场

里斯本 葡萄牙 LIS LPPT 里斯本波尔泰拉机场

伦敦[2013年3月29日停航] 英国 LGW EGKK 格域机场

伦敦 英国 LHR EGLL 伦敦希斯罗机场

洛杉矶 美国(加利福利亚州) LAX KLAX 洛杉矶国际机场

马德里 西班牙 MAD LEMD 马德里-巴拉哈斯机场

曼彻斯特 英国 MAN EGCC 曼彻斯特机场

曼彻斯特 美国(新罕布什尔州) MHT KMHT 曼彻斯特-波士顿机场

曼萨尼约 墨西哥(科利马州) ZLO MMZO Playa de Oro International Airport

马萨特兰 墨西哥(锡那罗亚州) MZT MMMZ General Rafael Buelna International Airport

孟菲斯 美国(田纳西州) MEM KMEM 孟菲斯国际机场

墨西哥城 墨西哥(联邦特区 ) MEX MMMX 墨西哥城国际机场

迈亚密 美国(佛罗里达州) MIA KMIA 迈亚密国际机场

米兰 意大利 MXP LIMC 米兰-马尔彭萨机场

密尔沃基 美国(威斯康辛州) MKE KMKE 米切尔将军国际机场

明尼阿波利斯 美国(明尼苏达州) MSP KMSP 明尼阿波利斯-圣保罗国际机场

蒙特哥贝 牙买加 MBJ MKJS Sangster International Airport

蒙特利尔 加拿大 YUL CYUL 蒙特利尔特鲁多国际机场

慕尼黑 德国 MUC EDDM 慕尼黑国际机场

默特尔比奇 美国(南卡罗来纳州) MYR KMYR 默特尔比奇国际机场

纳什维尔 美国(田纳西州) BNA KBNA 纳什维尔国际机场

拿骚 巴哈马 NAS MYNN Lynden Pindling International Airport

新奥尔良 美国(路易斯安那州) MSY KMSY 新奥尔良路易斯阿姆斯特朗国际机场

纽约市 美国(纽约州) JFK KJFK 约翰·菲茨杰拉德·肯尼迪国际机场

纽约市 美国(纽约州) LGA KLGA 拉瓜地亚机场

纽瓦克 美国(新泽西州) EWR KEWR 纽瓦克自由国际机场

诺福克 美国(弗吉尼亚州) ORF KORF 诺福克国际机场

奥克兰 美国(加利福利亚州) OAK KOAK 奥克兰国际机场(美国)

奥马哈 美国(内布拉斯加州) OMA KOMA 爱普利机场

安大略 美国(加利福利亚州) ONT KONT 安大略国际机场

奥腊涅斯塔德 阿鲁巴 AUA TNCA 贝娅特丽克丝女王国际机场

奥兰多 美国(佛罗里达州) MCO KMCO 奥兰多国际机场

奥斯陆 挪威 OSL ENGM 奥斯陆加勒穆恩机场

巴拿马城 巴拿马 PTY MPTO 托库门国际机场

巴黎 法国 CDG LFPG 巴黎夏尔·戴高乐机场

费城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 PHL KPHL 费城国际机场

菲利普斯堡 荷属圣马丁 SXM TNCM 朱丽安娜公主国际机场

菲尼克斯 美国(亚利桑那州) PHX KPHX 菲尼克斯天港国际机场

匹兹堡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 PIT KPIT 匹兹堡国际机场

波特兰 美国(俄勒冈州) PDX KPDX 波特兰国际机场

普洛威顿斯 美国(罗德岛州) PVD KPVD T.F.格林机场

普罗维登西亚莱斯岛 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 PLS MBPV 普罗维登西亚莱斯岛国际机场

巴亚尔塔港 墨西哥(哈利斯科州) PVR MMPR Lic. Gustavo Díaz Ordaz International Airport

Punta Cana 多米尼加 PUJ MDPC Punta Cana International Airport

罗里 美国(北卡罗莱纳州) RDU KRDU 罗里-杜汉国际机场

雷诺 美国(内华达州) RNO KRNO Reno-Tahoe International Airport

里奇蒙 美国(弗吉尼亚州) RIC KRIC 里奇蒙国际机场

里约热内卢 巴西 GIG SBGL 里约热内卢/加利昂-安东尼奥·卡洛斯·若比姆国际机场

罗彻斯特 美国(纽约州) ROC KROC 大罗彻斯特国际机场

罗马 意大利 FCO LIRF 罗马-菲乌米奇诺机场

萨克拉门托 美国(加利福利亚州) SMF KSMF 萨克拉门托国际机场

圣克洛伊岛 美属维尔京群岛 STX TISX Henry E. Rohlsen Airport

圣基茨 圣基茨和尼维斯 SKB TKPK Robert L. Bradshaw International Airport

圣托马斯岛 美属维尔京群岛 STT TIST Cyril E. King Airport

盐湖城 美国(犹他州) SLC KSLC 盐湖城国际机场

圣安东尼奥 美国(德克萨斯州) SAT KSAT 圣安东尼奥国际机场

圣地牙哥 美国(加利福利亚州) SAN KSAN 圣地牙哥国际机场

旧金山 美国(加利福利亚州) SFO KSFO 旧金山国际机场

圣何塞 美国(加利福利亚州) SJC KSJC 圣何塞国际机场

San José del Cabo 墨西哥(南下加利福尼亚州) SJD MMSD Los Cabos International Airport

圣胡安 波多黎各 SJU TJSJ Luis Muñoz Marín International Airport

圣萨尔瓦多 萨尔瓦多 SAL MSLP 萨尔瓦多国际机场

圣塔安娜 美国(加利福利亚州) SNA KSNA 约翰·韦恩机场

圣多明哥 多米尼加 SDQ MDSD Las Américas International Airport

圣保罗[2013年7月8日始航] 巴西 GRU SBGR 圣保罗/瓜鲁柳斯-安德烈·弗朗哥·蒙托罗州长国际机场

萨凡纳 美国(佐治亚州) SAV KSAV 萨凡纳国际机场

西雅图 美国(华盛顿州) SEA KSEA 西塔国际机场

香农[2013年5月22日复航] 爱尔兰 SNN EINN 香农机场

斯波坎 美国(华盛顿州) GEG KGEG 斯波坎国际机场

圣乔治 格林纳达 GND TGPY Maurice Bishop International Airport

圣路易斯 美国(密苏里州) STL KSTL 兰伯特-圣路易斯国际机场

雪城 美国(纽约州) SYR KSYR 雪城汉考克国际机场

坦帕 美国(佛罗里达州) TPA KTPA 坦帕国际机场

特拉维夫 以色列 TLV LLBG 本·古里安国际机场

图森 美国(亚利桑那州) TUS KTUS 图森国际机场

韦尔 美国(科罗拉多州) EGE KEGE 伊格尔县机场

温哥华 加拿大 YVR CYVR 温哥华国际机场

威尼斯 意大利 VCE LIPZ 威尼斯马可孛罗机场

伯堡区 圣卢西亚 UVF TLPL Hewanorra International Airport

华盛顿 美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 DCA KDCA 朗奴·里根华盛顿国家机场

华盛顿 美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 IAD KIAD 华盛顿杜勒斯国际机场

西棕榈滩 美国(佛罗里达州) PBI KPBI 棕榈滩国际机场

威奇托 美国(堪萨斯州) ICT KICT 威奇托中陆机场

苏黎世 瑞士 ZRH LSZH 苏黎世机场

 

机队介绍

截止2008年7月,全美航空共有362架飞机。平均机龄为12.2年。

全美航空机队 机型 总数 备注

空中巴士A319-100 93

空中巴士A320-200 74

空中巴士A321-200 28

空中巴士A330-300 9

波音737-300 47

波音737-400 40

波音757-200 43

波音767-200 10

Embraer 190 18

全美航空计划于2010年前成立全由空中巴士国际广体飞机组成的机队。空中巴士A350将于2011至2013年间开始交货,全美航空将是第一批使用的客户。空中巴士公司亦提供2亿5千万美元贷款协助全美航空脱离破产状态并完成合并。由于空中巴士日前宣布延后新客机的交货时间二年,A350型是否能准时交货让人存疑。

合并后公司概括承受全美航空及美西航空的订单。2009年,11架由美西航空订购的空中巴士A320系列客机将交机。2009至2010年间,19架由全美航空订购的空中巴士A320系列及10架A330-200型客机将交货。A330-200和A350型客机将是全美机队更新的最后一步。

大部份的全美航空客机在每排座位均设有卫星电话(由Verizon电话公司提供),但Verizon日前宣布在所有商业航班结束此项服务。全美航空目前已停止使用这项服务并将机上电话拆除。
全美航空

 

发展历程

早年

全美航空最早由杜邦家族中的理查·C·杜邦(1911年-1943年)和小亚历西斯·菲利斯·杜邦(1905年-1996年)投资成立。1939年公司成立时名为All American Aviation Company,以俄亥俄河谷地为营运范围,并以匹兹堡为中心。1949年起业务重心由航空邮务移转至客运服务。1952年再度改名为亚利根尼航空(Allegheny Airlines,源自宾州西部的亚利根尼河和亚利根尼山脉)。

亚利根尼航空持续扩张,1966年引进麦道公司道格拉斯DC-9喷射机,继1968年并购了大湖中央航空(Lake Central Airlines),1972年再并购摩霍克航空(Mohawk Airlines)之后,成为美国东北地区最大的航空公司。亚利根尼航空并与汉森航空(Henson Airlines,全美快捷航空中的彼得蒙航空前身)达成全球第一个班号共用协议,汉森航空以亚利根尼空中通勤(Allegheny Commuter)名义经营。

USAir的诞生

1978年,美国国会通过航空公司解除限制法案,隔年亚利根尼航空改名成为USAir,并将航线延伸到美国南部。1980年代早期,美国东北部主要由其伙伴公司兰森航空(Ransome Airlines)经营,也在此时,USAir的总部也从匹兹堡搬到华盛顿特区近郊,但匹兹堡在其后20年仍为USAir的主要枢纽。

USAir是首批使用波音737-300型喷气式客机的航空公司,主要用于应付佛罗里达州快速成长的旅客需求。USAir当时拥有全世界最大道格拉斯DC-9型机队,并且向麦道公司采购更多新飞机。但在1970年代末期,麦道公司并没有发展新机型的计划。在麦道公司破产并与波音公司合并后,波音大力向USAir推销737系列机型,1984年11月28日第一架波音737-300型喷射机交机。

1980年代末期到1990年代初期:购并与扩张

USAir在1980年代末期大幅扩张,先后买下以圣地牙哥为基地的太平洋西南航空(PSA,Pacific Southwest Airlines)及以北卡罗莱纳州温斯顿─撒勒姆为基地的彼得蒙航空(Piedmont Airlines)。在这二次并购中,USAir得到了巴尔的摩(BWI)、夏洛特(CLT)、雪城(SYR)和德顿(DAY)四个枢纽以及往美国西岸与彼得蒙航空往伦敦盖威克机场(LGW)的航线。USAir与彼得蒙航空是当时(1989年)全球最大的航空公司并购案。

1990年代初期,USAir先后开航由美国三个营运中心至欧洲伦敦、巴黎及法兰克福的新航线,买下川普接驳航空(Trump Shuttle)大部份股份并将其更名为USAir接驳航空,进而和英国航空策略联盟,成为第一个跨大西洋两岸的航空联盟。此时有些USAir使用的波音767班机是采用英国航空的涂装。由于英国航空挹注大量资金,USAir也将主要枢纽匹兹堡机场重新翻修,成为当时全美设备最新颖的机场之一。

1990年代末期至2001年:改名、更新机队、合并失败

1996年,USAir和英国航空终止合作关系,并改为现名US Airways。在这段时间全美航空不断扩张其在欧洲地区的航线。1998年,全美买下川普接驳航空剩余股份,成立主打低价策略的子公司大都会快捷航空(MetroJet),希望与西南航空竞争。

1996年11月6日,全美航空向欧洲空中客车公司下单订购400架A320窄体飞机,首波为120架,为当时最大的单一飞行载具订单。1998年,全美继续向欧洲空中客车公司订购30架A330或A340广体飞机,首波为7架A330-300型。这二波采购的目的,除了淘汰全美旧型飞机之外,更把全美航空推向全球性的航空公司。

虽然在1990年代中期全美航空仍有盈余,美国东北部的高密度班次及高操作成本使得全美航空企图与其他航空公司合并。2000年5月24日,联合航空母公司提出以43亿美元并购全美航空,但遭到工会、消费者保护组织和反托拉斯法反对。经过折冲,美国联邦政府否决此项合并案,联合航空在2001年7月27日以5000万美元赔偿金放弃并购计划。

2000年起,全美航空开始淘汰旧有机型,以空中客车A320型取代。

2001-2004:九一一恐怖攻击事件,破产保护

全美航空是华盛顿雷根国家机场(DCA)最多航班的航空公司,雷根国家机场在九一一恐怖攻击事件之后比其他机场有更高规格的安全规定,因此全美受到比其他航空公司更大冲击。由于财务困难导致:

子公司大都会快捷航空停止营运

巴尔的摩─华盛顿枢纽关闭

数千名员工强迫休假

2002年8月11日,全美航空宣告进入破产保护程序。航空运输稳定理事会(Air Transportation Stabilization Board)提供贷款,因而在短期之内就结束破产状态。2005年10月19日,其他来源的贷款将这笔债务清偿。

2003年,全美航空停止美国国内线免费供餐服务,旅客必须付费购买飞机上的餐点。目前在大部份700哩(1126公里)以上的航班都可以买到三明治和生菜沙拉。

为了进一步改善财务状况,匹兹堡枢纽正式于2004年关闭,并开始使用由西南航空引入的多点直飞模式,取代原本中心辐射型(hub-and-spoke)的营运模式。事实上,在1980年代中期以前,美国大部份航空公司都使用多点直飞。目前全美航空提供美国东岸的主要机场点对点直飞班机,例如华盛顿雷根国家机场、纽约拉瓜地亚机场以及劳德岱堡-好莱坞国际机场。其他航空公司在这些航点之间并未提供频繁的直飞班次,大城市间的直飞班次带来较高利润,因此全美航空的营运状况得以改善。

2004年5月4日,全美航空成为星空联盟的第15个成员。

然而,高油价以及劳资双方谈判破裂使得全美航空在2004年9月12日再度进入破产保护程序。员工的普遍不满和异常增加的病假人数造成2004年圣诞节假期期间执勤员工不足,这次事件使得全美的营运雪上加霜,甚至有报道臆测全美航空可能会清算结束营业。美国运输部最后发现是全美航空的管理阶层能力不足,而造成公司面临关门危机。

2005-2010:美西航空入主与进一步扩张

2005年5月19日,全美航空集团宣布以15亿美元代价与亚利桑那州的美西控股(美西航空母公司)合并,美西航空在美国西部的航线与全美航空现有美东、加勒比海及欧洲航线有互补效应,新公司名称仍为“全美航空”,航线遍布全美。

新的全美航空的管理阶层由美西航空班底接手,总部也由夏洛特搬到亚利桑那州的潭蓓。整个接手的时程约18至24个月,预计到2007年完成合并,美西航空和全美航空将会使用同一张营运执照。

2005年9月13日,美西控股95.5%股东同意买下全美航空。

2005年9月15日,破产法院宣布全美航空于2005年9月27日起脱离破产保护。脱离破产保护当日,二家控股公司完成合并,新公司宣称自己为“全世界最大的廉价航空公司”。2006年1月起,美西航空在各航站的柜台改挂全美航空商标。2006年2月9日,全美航空成为美国较有历史的航空公司中使用巴西航太190型客机的第一家。2006年5月,美西航空和全美航空的网站合并,新接口使用不同的图像表示全美控股集团下不同航空公司的班机;7月,全美航空再向空中客车公司订购21架A350型客机。

2006年11月15日,全美航空集团提出与达美航空合并的计划,收购价为约80亿美元,以现金与全美航空股票各支付一半。12月19日,达美航空的债权人及破产法院否决了此项并购案。2007年1月10日,全美控股提高了收购价,将以50亿美元现金及8亿9500万股全美航空股票,总价约在102亿美元(依2007年1月9日收盘价计算)收购达美航空。1月31日,全美航空宣布放弃并购计划。

2007年3月4日晚上,全美和美西航空的电脑订位系统完成整并。全美旧有的Sabre电脑系统淘汰,改用美西航空所使用的QIK系统(以阿玛迪斯订位系统为基础所设计的电脑订位系统)。一些Sabre原有的功能亦被整并进来,这些功能主要是行李秤重和飞行追踪。原本美西航空的雇员已于2007年9月25日完成这部份的训练。目前全美航空仍拥有二张营运执照,之后将会合并成一张。公司所属航班目前仍由旧有的全美和美西航空的飞行人员和飞机分开执行,这部份的合并要等到二家旧公司的飞行员工会与公司谈判出新的契约之后才有可能执行。目前美西航空营运的班机仍使用IATA代码HP。这种作法比较接近班号共享,而非实质合并。大部份合并后的航空公司只保留一个IATA代码,不过对于旅客而言,全美使用二个代码会使得转机时辨认班机容易些。

在电脑系统完成合并的隔天早上,自动报到系统发生问题──在几个主要枢纽的QIK自动报到系统故障。虽然新系统是稳定的,但旧的报到机台在连接新系统的线路发生问题。计有数千人受到影响,必须改用人工报到,因而报到柜台前大排长龙。所幸网络报到未受影响。

2011-至今

20114月, 全美赢得 2011 航空品质(AQR)中的节点航空营运商首奖[8]。全美总裁 Scott Kirby 表示全美是三大美国航空商中最有潜力的合并其他两家的新星,另两家为: United Continental Holdings、美国航空或达美航空。Kirby 也表示全美身为星空联盟一员 合并United Continental Holdings 是很容易达成但是这并不是唯一考量因素。

身为美国前十大航空业者,2011年5月份消费者杂志评选客户满意度全美却是最低分。

2011年5月商业家杂志 Business Insider发表美国客户满意调查 “你最恨的19家美国企业”全美排在第六。

2011年7月飞行员工会在今日美国报买下全版广告质疑全美航空的安全性,但同时全美发布新闻稿给全部员工否认指控。

2013年2月14日,美国航空宣布将会与全美航空合并、并获得双方董事局批准,合并将会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航空公司之一、86%的美国国内线市场将有四大航空操控。

所在国家:

给我留言

您必须 登录 才能发表留言!